2023年排放绩效简介

我们的碳中和路线图包括年度减排目标,恩智浦将根据《巴黎协定》目标,明确减排道路。

  • 24%
    范围1和2绝对排放量减少情况(以2021年为基准)
  • 11.86M
    tCO2e范围3的总排放量

碳足迹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工艺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随着半导体尺寸的缩小和运行速度的提升,其生产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涉及更多的工艺步骤。这不仅意味着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能源,还意味着需要使用更多的加工化学物质。相应地,这可能导致排放量的上升。为了抵消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和化学品使用带来的环境影响,我们正致力于不断改进我们的制造工艺,并采取措施减少工艺排放。

范围1排放量

《温室气体议定书》将范围1的排放量定义为公司拥有和控制的资源的直接排放量,包括过程排放(生产制造过程)和固定燃烧(燃料、热源等)。我们的范围1排放量仅包括制造工厂的数据。

我们的范围1排放量包括PFC、HTF、化石燃料消耗排放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气体排放量,包括氧化亚氮(N₂O)和六氟化硫(SF₆)。

结果

自2014年以来,我们逐步优化流程、升级工具和安装减排设备,将范围1的绝对排放量降低了52%。

范围2排放量

《温室气体议定书》将范围2的排放量定义为由公用事业供应商提供的购买能源产生的间接排放量。目前,我们范围2的所有能源使用都包括电力。在计算范围2排放量时,我们使用了能源供应商基于市场的实际排放数据。我们的范围2排放量包括制造工厂和非制造工厂的数据。

结果

在过去十年中,即便我们的生产流程变得更为复杂,对电力的需求也增加了,但我们通过节能措施、采购可再生能源以及优化工艺工具,有效地降低了范围2的排放量。2023年,我们的范围2排放量比2022年低17%,实现显著降低。

范围3排放量

我们深知,我们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公司的直接运营。因此,我们不仅关注公司内部的排放问题,也致力于应对整个价值链中的排放挑战。《温室气体议定书》将范围3的排放量定义为发生在报告公司价值链中、未包含在范围2中的间接排放量,并将上游和下游排放量分为15个类别。

2023年,我们首次对范围3排放量的所有15个类别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盘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遵循了《温室气体议定书》规定的计算准则。同时,作为我们承诺参与2022年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的一环,我们已经设定了范围排放的基准线,并计划在2023年制定具体的减排目标。


结果

2023年,我们范围3的总排放量达到了11857054吨二氧化碳当量(CO₂e),占据整体碳足迹的93%。我们的碳排放数据表明,环境保护的责任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公司,而是需要跨越公司界限,由更广泛的社会共同承担。得益于我们产品的节能改进,我们更新了计算方法,并且由于工厂运营负荷的降低,我们2023年的范围3总排放量相较于2022年有了显著减少。

在这15个类别中,我们精选了3个主要类别,它们的总和占到了恩智浦范围3总排放量的98%。按照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第11类——已售出产品的使用;第1类——采购的商品和服务;第2类——资本货物。根据评估,我们认定目前对恩智浦而言,第14类——特许经营和第15类——投资这两个类别的影响并不显著。